目前分類:千山之外 (8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小都會區裡的仙跡巖,隨意繞行3個鐘頭,就觀察到不少的生物,讓大夥兒的數位相機滿載而歸。


    大自然不只孕育了多樣的生命,還提供美好的生活空間、適當的生活環境給生物成長,若不是人類加以人為的改造、破壞,每一種動植物絕對能夠在地球上有其棲身之所,繁衍後代、生生不習,近日來專家學者頻頻提出氣候暖化將是生物大滅絕的前奏,聽來是大浩劫但又像非常遙遠的大問題,我們又能如何以「事不關己」的態度來面對呢?


 






姑婆芋上兩隻自在嬉戲的松鼠,大自然提供了無限美好的生活空間




斯文豪氏棕背型雌攀蜥,攀爬在高高的樹幹


 



黃長腳蜂







  原木架上四五隻棕長腳蜂認真又忙碌,顧不得眾人擠成一團向牠們對焦


  猛拍照,原來是忙著用嘴撕咬木頭成小碎屑,準備帶回築巢用(仔細看


   藍色圈內蜂嘴咬的小球狀物)。後來又飛來一隻黃長腳蜂亮亮相就走了





眉紋天蠶蛾兩個上翅酷似蛇頭的大圖案,猛一看會大吃一驚






石墻蝶幼蟲頭前像長兩隻大角的羊






不停蠶食葉片的杜鵑葉蜂幼蟲,原來還有不少冥蛾類幼蟲在爭食


(紅色圈即蛾類幼蟲)






閃光苔蛾成蟲(去年6/28 蟲蟲知多少 發表過幼蟲)





南海鱗毛蕨上的大星椿象




石柱上的眼紋木舟蛾幼蟲





春天來了,迫不急待地脫掉身上的毛衣


請教這是什麼蟲的蛹呢?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久居北台灣,卻不曾拜訪仙跡,景觀協會每月例行野外觀察本週選定仙跡,當然機不可失,絕對要參加的。


    土城之外的地方,有許多不同的景觀和植物,仙跡的大葉釣樟就是土城登山步道沒有的樹種,過年時先去探勘時大葉釣樟花正盛開,未料此趟大夥來訪時,花期已過,尋遍群樹不見花蹤,上次來看過的夥伴齊聲說:明年若要賞花請早!此情此景不由得使我想起一句詩,若改成「好花堪賞就欣賞,莫待無花空怨嘆」還真貼切。


 不過枝梢抽出的新葉芽苞正欣欣向榮充滿生機,又是另一番新景象。


 




仙跡巖牌樓




山道旁大岩石的題字


 



大葉釣樟新葉芽苞,粉綠的嫩葉有淡紅色苞片保護


 



雀榕光禿的枝幹滿佈葉芽,仔細看和大葉釣樟明顯不同


 



黃梔花又稱山黃梔,長卵形果具六稜及六刀宿存萼形狀很奇特


 



這樣角度來看島榕油綠的葉片,極像台灣島形



油桐長滿密密的花苞,等待花開滿枝來場令人心醉的五月雪


 



仙跡巖山道旁華八仙很多,由萼片瓣化的不孕性裝飾花遠遠就引人注目


 



三角葉西番蓮黑紫色成熟果實看來飽滿多汁


 




爵床科紅樓花又稱紅筒花,成串紅色穗狀花序,因花才名叫紅樓嗎?


 



台灣鱗球花葉片是枯葉蝶、眼紋擬蛺蝶、黑擬蛺蝶幼蟲的食草


 



南海鱗毛蕨葉柄著生鱗毛,孢子囊也很特殊


 



一路上盛開的巴西鳶尾花展現美麗嬌容,迎接遠道來訪的遊客



 


清新秀雅的串串小白花,是哈哼花,另一名稱「貼壁蟑螂」破壞了美感




紫背鴨趾草葉緣葉背及小花都是紫紅色,庭園常見的花草




 


春天透過小花草傳遞訊息,通泉草是台灣最忍不住的春天


淡紫小花佈滿山道小徑,點綴綠草間,大聲吶喊



春天就在這裡!!!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旅遊行程安排參觀竹炭窯,真的大開眼界,更見識了科技的奧妙。


   竹炭用的是4年以上的孟宗竹,被燒得黑漆漆的竹塊,擔心沾黑衣服洗不掉,很難想像竟然能作出各式各樣的產品,舉凡和生活相關的都有,甚至也製造竹炭咖啡,不知吃多了竹炭產品排泄出來的會不會也一團黑?



 




竹炭窯(1





竹炭窯(2




竹炭窯(3


 




仍置放窯內已燒完成的竹炭




因溫度分布不均燒出的竹炭有部分遐疵




用此機械切割竹炭成小塊狀




切割後堆積的次級品





竹炭製品(1):內衣褲




竹炭製品(2):襪子




竹炭製品(3):竹酢液




竹炭製品(4):竹炭浴皂和牙膏




竹炭製品(5):竹炭豆干




竹炭製品(6


走累了嗎?坐下來喝杯竹炭咖啡,靜靜享受午後的閒適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宋蘇東坡喜畫石竹


大家耳熟能詳描述竹的有名詩句: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古代詩人雅士咸認為竹是高風亮節的表徵


我們一群人兩日來深山裡或小半天的小鄉鎮上


吃的、用的、看的,都和竹相關


是不是多少帶些竹子清高的氣質轉回呢?


 


 





此孟宗竹頭據說年齡已有30




蝸牛、烏龜、還是一艘船, 任君想像




這是誰啊?




很奇特的生物造型




 小丑




四隻蚯蚓的對話




冬筍標本





 竹龍蝦




 曾見過在溪流抓魚者身上背著這種「魚籃」




小寶貝睡的竹搖籃




 夏天抱著「竹夫人」睡覺,保證全身透涼




竹製桌椅,簡單俐落





 竹屏風和太師椅




竹製櫥櫃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來到孟宗竹的故鄉,放眼所見,除了竹林還是只有竹子以及竹製的物器,當然也一定要來嚐嚐有關竹子風味的料理,才不虛此行囉!


    領隊特地安排了一頓別緻的燒烤竹筒飯菜午餐,雖然並不是山珍海味,最自然最健康的食材,裝入竹筒內燒烤,原味的食物透著竹子的香氣,餐後齒頰留香,令人回味無窮,還有餐廳特製來送給用餐者的竹筒碗,使用後洗淨可帶回作紀念,讓你一輩子不會忘記這一頓美好的午餐。


 




餐廳老闆以最尊貴的迎賓禮:三響竹筒禮炮,歡迎遠道來的賓客




就是用這根冒煙的熱火棒來點,炮聲響徹山谷,震耳欲聾




飯菜各裝入每節竹筒中放在火上燒烤




每節竹筒蓋都用插硝固定住




香噴噴熱騰騰美味的竹筒菜餚,令大家垂涎三尺




肚子餓了,一聲開動,頓時飯菜與碗瓢齊飛




數看看共有幾道菜,最喜愛那一道呢?




今日盛飯菜的竹筒,明日就變成爐中的材火,真是物盡其用


卻使我想起:煮豆燃豆萁




餐廳特製的竹筒碗,吃完飯洗淨帶回家作紀念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小半天」很特殊的地名,明代時先民從福建入墾之初,自東埔蚋東望,見山上經常雲霧籠罩,有如在半天中,上來一看原來是小塊台地,因而得名,小半天涵蓋竹林,竹豐,和雅三村,臺灣孟宗竹的發源地,這裡是臺灣唯一的筍市場,產的是冬筍。除了筍,特產還有紅蕃薯,買回來煮食,口感很好。


    另有「大半天」是指大崙山。



 




和豐村村口小半天牌樓





整建中的石馬公園


園內仍埋在亂石堆裡的馬形大石(角度問題看來不太像)


據說此石馬保護了一株孟宗竹小苗


免於一場森林火災而留存下來


是小半天孟宗竹的祖先


小半天今日能成為冬筍大宗產地


也因這石馬的蔽蔭




往市街沿途路旁種滿唐竹




竹製大茶壺,解說牌已殘破不堪




兩層樓高竹製大冬筍




販賣的滿簍真正冬筍




夜遊時碰巧看到筍農磨筍刀,準備隔日上山挖筍




這是投宿的民宿,前有大庭園,環境非常幽雅


長居此處保證活到百二十




民宿竹製餐廳,圖中立者是男女主人


此竹屋建材有麻竹、觀音竹、巨竹、孟宗竹、江氏孟宗竹




小半天道路旁的山櫻花仍光禿一片,尚未開花




奇怪的,就只有民宿庭園裡這株山櫻花紅滿枝頭




婉約緋紅的櫻花綻放在晨霧中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朋友傳來太極峽谷旅遊圖片,欣賞這麼美的風光,大夥非常興奮也計畫來一趟峽谷之旅。


   元月27日清晨,一行18人浩浩蕩蕩從土城出發,十點多就到達竹山鎮大鞍竹海風景區,登山來回5個小時,因下雨氣候不佳,群峰風起雲湧,山路濕滑泥濘,有同伴跌得四腳朝天,也算是難得的經驗。


   領隊說30年前來過,因這裡發生事故封閉,最近才再開放旅遊,南投縣政府正積極開發建設,聞名的梯子吊橋是亞洲唯二,另一在日本。


   太極峽谷景觀險峻雄偉,斷岩絕壁與瀑布湍流的峽谷景緻可媲美花蓮太魯閣,目前只開放「上杭」,安全考量,還有「中杭」「下杭」仍封閉。


   太極峽谷地理環境在圖一的告示牌有詳盡解說。


 






梯子吊橋隱在叢山峻嶺中又稱天梯,全長136公尺208





天梯落差有20公尺 ,去時輕鬆回頭難(滿身大汗氣喘如牛)





由下抬頭望有如長虹劃過天際




 另一座吊橋:玉福吊橋


斷岩絕壁與瀑布湍流及彎曲S形峽谷,險峻雄偉的峽谷景觀都在此橋下





只緣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筍農利用流籠運送冬筍下山




流籠就是用這條大鋼索支撐,在群峰之間運轉




垂崖峭壁千仞壑(1




垂崖峭壁千仞壑(2





垂崖峭壁千仞壑(3福吊橋下氣勢磅礡的景觀







垂崖峭壁千仞壑(4)福吊橋下氣勢磅礡的景觀


S形的峽谷像太極的圖案,太極峽谷因此命名





垂崖峭壁千仞壑(5)福吊橋下氣勢磅礡的景觀




垂崖峭壁千仞壑(6)




天外飛來的巨石,一旁小汽車恰好可作比例





梯子嶺土地公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和桃芝風災


仍守護著這片土地和居民的生命和產業





孟宗竹林是大鞍竹海風景區景觀特色




孟宗竹搭起的便橋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