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水 美如畫
冬雨酷寒
機車奔馳在花東縱谷台九線上
只為一探「雲山水」
細雨紛飛 頗具詩境
遠山雲霧飄渺 近水綠樹倒影 如夢似幻
群鴨嬉游在牛奶藍的湖面
構成一幅如畫美景
雲山水 美如畫
冬雨酷寒
機車奔馳在花東縱谷台九線上
只為一探「雲山水」
細雨紛飛 頗具詩境
遠山雲霧飄渺 近水綠樹倒影 如夢似幻
群鴨嬉游在牛奶藍的湖面
構成一幅如畫美景
再訪馬太鞍溼地
到花東就想去馬太鞍溼地
就像探訪老朋友一般的心情
馬太鞍是花東縱谷最大的內陸溼地
早期長滿了樹豆
馬太鞍就是阿美族語「長滿樹豆的地方」
一對花嘴鴨正享受朗朗冬陽的溫暖
一群紅冠水雞悠然在生態池裡覓食
小翠鳥在這裡不寂寞
祖孫情深
金門古崗湖畔
阿公教我看湖上的水鳥
看小鷿鷉在水面滑行
祖孫情深
今天
阿公陪著我慢慢走在幽靜又深遠的小徑
蓊鬱蒼翠的竹林盡頭
等待的是一片陽光燦爛的天地
~~ 金門植物園 ~~
走累了,阿公要休息
海灘造景大師
一低頭,就被各式各樣的圖案吸引
仔細觀察,這些圖案沒有一個重複
由細圓的小沙球所排列
是蟹類吃食排泄的「擬糞」
能排列出這麼美麗的藝術圖案
實在令人著迷
鵝黃色大浮球非常吸睛
挖花蛤記
金門后湖海濱,金色沙灘乾淨又柔軟
午後,酷熱驕陽威力稍減
吸引了無數遊客,大家算準潮汐
抓緊低潮時機,趕來海濱挖花蛤
有整套挖蛤設備齊全,下到海水裡像專業討海人
有用簡單鏟子和小桶,在沙灘孜孜矻矻不停挖掘
甚至有臨時起意,只用雙手挖沙尋找
連續數日黃昏在金門后湖海濱
經驗了新鮮的挖花蛤樂趣
這群人不畏大浪站立潮浪裡
神情專注在等待鐵器碰到花蛤硬殼觸感
挖蛤專業的設備
像討海人一樣
但使用者用後都說腰酸背痛
有用叉狀大湯匙挖
有用小鏟子挖
這就是花蛤
從沙中被挖出來若沒快速裝好
很快牠又鑽躲入沙土內
惠蓀林場之晨
朝陽依序親吻
大地沉睡初醒
山林靜寂依然
一樹豔麗火燄木
在微涼的晨曦中
燃燒無盡的熱情
土城景保協會生態之旅
參觀新竹峨眉大自然文化世界
翠峰群山環抱、湖水碧波粼粼
這裡宣揚的是 ~~
我們生存在這塊土地
不僅享受了大自然的美好
更要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貴
靜靜看著彌陀的笑顏,心胸頓然開展
大肚大量寬胸懷 笑顏笑臉慈滿腹
雙手擎天日月捧 足下朵朵蓮花開
陽光普照大地,快樂自在生活
創意品名 ~~ 賣什麼?
在惠蓀林場販賣部開放架上
發現幾樣特別的商品
山豬迷路 ~~猜看看賣的是什麼?
還有:梅子跳舞
~~ 看了令人莞爾
看到:忘記回家,猜到賣什麼了吧!
最後:長老說話
大概喝多了,話也多啦!
同禮部落行腳(3):通通樂
蓪草是台灣第一個有英文名字的植物
髓心色白柔軟緻密,可供書畫用紙、帽襯材料
莖枝細桿也是孩提時代的勞作用材
在同禮部落
天才圓柏為蓪草創新了有趣的用途~~通通樂比賽
(發自內心的讚嘆,真是聰明的玩法!)
大人小孩每個人的神情
充滿了歡樂和驚喜
留下一輩子美好的回憶
蓪草髓心色白柔軟緻密
圓柏解說蓪草,並說明如何通才會樂
海鰻作示範演出
不論大人小孩美女,個個玩得不亦樂乎!
哎呀!害我摔了一跤。 還好通了!
雲豹好利害,一通即飛上天 (紅色圈)
哎唷喂呀! 飛到哪去了? 嚇我無尾熊一大跳
美女翠林通到怒髮衝冠,飛跳上天了
同禮部落行腳(2):大攝影師
來到高山,眼前壯麗的山川美景
大家無不想帶回家去慢慢回味
拜數位科技之賜
人人一機(手機、相機)在手
登時就是大攝影師了
這樣拍、那樣拍,其樂無比
那知
還有隻超大螳螂躲在後面
同禮部落行腳(1):爬一座山
決定參加5月26、27兩天去同禮部落,心裡難免忐忑
主辦者千叮萬囑:要自己常練腳力,才上得去同禮
而且辦了幾次行前團練,要讓參加的成員都是勇腳
可別成了他人的負擔
這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從沒聽過
查詢資訊:同禮部落位在太魯閣峽谷上方
千里眼山下砂卡礑溪中游左岸上方的一處台地
是台灣少數僅存無電、無公路的簡樸聚落
得卡倫步道入口宛如天梯的連續棧道
要先花上2個半小時幾乎得手腳並用的攀爬
再花4小時步行約9公里長的林道
至少得用上一天的徒步跋涉
我不愛登大山,百岳也不在人生規畫裡
爬一座沒有名氣的山應不致被擊倒
心裡想的只是要去看山上的風景
也就沒有被主辦者的行前恐嚇給嚇跑
經過7個小時艱辛的攀爬後 天地賜予的美景
從流籠頭開始 需手腳並用的山路 (上午10:30)
爬完最艱難的路約2個小時 到流籠頂端往下探
白色處是台泥挖掘翠綠的山的傷疤
接下來走的是4個多小時的林道
大禮部落荒廢的教堂
達道頭目家快到了
老人家早已生火燒柴 等我們一整天了(下午5:40 )
山上美景也等了我們一整天
從達道頭目家遠望明天要拜訪的大同部落
到廈門必遊鼓浪嶼,已有3次。
5年前首次到鼓浪嶼,深深喜愛那一股沉靜幽謐的氣息。
這次之遊卻尋不到懷幽深情,烈日如炙,躲進一間咖啡小店涼快,直到炎陽偏西還是捨不得離開冷氣的空間。
傍晚,人潮隨渡輪一波波擁上這珍珠小丸,街道巷弄熱鬧滾滾,不少標寫「台灣 × ×」的攤商,
台灣在這裡是紅不讓,讓人有置身士林夜市繁華的錯覺。
輪渡碼頭一面看板:加快鼓浪嶼申遺步伐…,看了這場景,心想:加快的只有商業化的腳步,人潮是幫不了申遺步伐的呀!
暗自決定,鼓浪嶼沙揚那那,再不見了!
請仔細看看那看板上的文字
找找看「台灣」兩個字放在哪兒 ?
鼓浪嶼也有些奇特的物品:萬次火柴?
丸子開會,開什麼會???
原來是綜合口味的丸子,夠創意!
碩大的菠蘿蜜果,當場剝分小盒販售
百香果插上吸管賣1個5元人民幣,真是好價錢
接連兩日放眼所見都是土樓,倒是已經有些煩厭這類暗黑老舊的建築了,以致於有的根本不想進入參觀,
覺得千篇一律都是一個樣,純粹就以攝影立場來拍照。
這裡介紹三處比較有特色的土樓。
(1)承啟樓:又稱土樓王,一共有五圈建築,走來走去感覺走道空間擁擠狹隘。
土樓王位在永定高北土樓區,地方政府把該地區規劃得非常商業化,和其他土樓整體景觀氣息不同。
土樓居民見到遊客就拉客,付人民幣10元就能爬階梯上樓往下拍照,心裡一直盤算著這個錢要留著到土樓王才花,
萬萬沒想到,花了10元卻是被帶到另一棟樓,因為土樓王政府明令規定遊客不准上樓。如果要拍往下的全景,
相機是託給拉客的住戶帶到樓上,有個人專門等在那裡拍照、收錢,而且收費人民幣15元,真是搶錢的生意啊!
路過一處荷池,包車師傅特地停車,讓我拍攝土樓王遠景
這就是人民幣15元的代價,圖中下藍色小點是哇搭咕西~~是我啦!
整體規劃商業氣息濃厚
(2)四菜一湯:有五棟土樓緊靠建造,中間的是方形,方形四角連接的是圓形建築(其中一為橢圓),大家就都以四菜一湯來稱呼。
由下往上拍四菜一湯的遠景
到山坡頂往下拍四菜一湯的遠景,特色在這裡才看得出來
(3)裕昌樓:又稱東歪西斜。
每一層樓由不同的師傅建造,而產生歪東斜西的支柱,也屹立不搖700年,最後竟造就了此樓的特色,成為觀光賣點。
在南靖時寄宿塔下村,是一個座落在群山環抱谷地裡的小村落,長約1公里的一條清澈小溪穿村而過。
塔下村位於福建南靖縣書洋鎮,遍尋村內並無塔,因張氏子孫紀念開基祖從原住地「馬頭背 踏下山」遷來此地,客家話的「踏下」和「塔下」諧音,因此取名塔下村。
塔下村是遠近馳名的「長壽村」,全村1500人口中,70歲以上就有300多人,更有百歲人瑞數人。一輩子在如此山青水秀的世外桃花源,過著與世無爭的平凡農耕生活,生命中享有的卻是無價的自在與悠哉。
我們落腳的小旅店:樹德樓客棧
當晚全客棧只有我們一家和包車師傅共7人寄宿
大清早,三三兩兩婦女手挽紅色提籃,到村中土地公廟祭神
村內無市集,生活一般所需,由圖中的車子固定時間來販售
張氏家廟 德遠堂,已有400多年歷史,堂前半月形池塘邊聳立著23根石龍旗杆。
這是表彰村中族人科舉登科所立,若登文科,頂端是毛筆鋒,若登武科,頂端便是刀。石龍旗杆高聳入雲,莊嚴肅穆。
(感謝包車師傅特地指引我繞道爬上山坡頂,拍攝出全景)
裕德樓,前半樓如一般土樓,特殊的是後半樓,有三層樓那麽高,卻只是一堵半月形的夯土牆,上面還鋪蓋著護牆瓦,這樣的一片牆不知作用為何?人們以形象把它稱為「圍裙樓」。
圖片右邊即是鋪蓋著護牆瓦的夯土牆
裕德樓內雞鴨和遊客一樣,隨處自在遊走
長壽村老人多也是一種特色
傍晚時分,燕群紛紛群聚停棲村內電線上
背扛著重量不輕的角架,台北、金門、廈門、南靖,
上飛機、登輪渡、上陸,遭到同行家人抱怨 ~~只為了這夜景!
上網搜尋南靖土樓時
發現古鎮地名:雲水謠
當下就堅定不疑,非去雲水謠不可
被那充滿詩情畫意的地名迷戀
* * * * * * * * *
一趟旅遊歸來,搜索記憶寶盒
印象深處最先呈現還是雲水謠
雖然當日氣候不穩定
暗灰的天空、撐傘的遊客
穿過古鎮的溪流千年低吟不歇
與環繞翠綠的遠山相互輝映
共同編造出如夢似幻的
仙鄉詩境美景
雨歇,山嵐升起,雲霧在遠山蒸騰
如嬰孩大小的冬瓜,掛滿棚架
懷遠樓內景
雨中拍土樓一角
廈門往永定、南靖土樓路途不近
約莫3、4個小時
車行時百無聊賴,昏沈欲睡,突然發現奇景
馬路上機車駕駛的頭頂花樣百出,吸引我的注意
竟然讓我一路上睜大雙眼、興奮莫名
有如糾察隊般
遠遠發現標的即刻鎖定、對焦
雖然車中拍攝效果不理想
但打發了行車的無聊和勞累
在此和大家分享當「狗仔」的小樂趣
馬路上機車也打陽傘,防日曬雨淋
真是好方法,但危險性相對增高
2009年時在廈門看到的:
公車停靠站都有一群機車騎士等待,作接送乘客生意
現在這類生意仍存在,只不過感覺「設備升等」了
增加了防雨遮陽的設施
這就是載客服務
更多騎士是戴著斗笠上路
也有戴寬大草帽的
有的根本連帽都省了
拜蘇力颱風所賜
7月13日金門飛往台灣的航班幾乎都取消
在機場焦急地看了看、等又等
最後還是無奈拖著大包小包
風雨中狼狽再返親戚家
隔日清晨六點半到機場
裡面已排滿要補位的旅客
每個航空公司櫃台都去排隊
終於,補上位回家囉!
回家,漂浮的心才安定下來
家,終究是安全的避風港
沙灘上成群的三趾鷸,常和東方環頸鴴混群
警覺性很高,常與人保持相當距離
只要一靠近牠們成群就往後奔走
追急了牠們就傖惶飛走了
東方環頸鴴雄鳥有黑色頸環、黑色過眼線、頭頂有黑斑
小 環 頸 鴴
蒼 鷺體型明顯比其他鳥類大得多
小白鷺看得出有繁殖羽
紅冠水雞
白腰草鷸
青 足 鷸
灰 斑 鴴
紅 頸 濱 鷸
澤 鷸
鶴 鷸
磯 鷸
大 杓 鷸 (嘴是頭長3倍且下彎)
中杓鷸 (嘴長約頭長2倍且下彎) 和八哥
(有看出來 中杓鷸 在哪兒嗎?)
在金門時追鳥追得超興奮
回來攤開圖鑑
才深切感受是磨難的開始
費了好大的功夫一頁頁翻來覆去
勉強查出這些鳥名稱
其中若有錯失,請不吝告知青喬修正喔!
喜 鵲 (咬著樹枝回去築巢)
喜鵲巢都築在高大的樹頂,而且還開了洞門喔!
五年前曾經發表過喜鵲的巢
金門鳥(1):喜鵲真聰明 (請直接點閱)
戴 勝 這次很幸運,捕捉到頭上開展羽冠的畫面
彷如印地安酋長頭上配帶的頭飾
黃 尾 鴝 (上)公鳥 (下)母鳥
海灘上的玉頸鴉
這隻玉頸鴉的嘴喙長得很奇特,上下互相交叉,啄食應該有困難
棕背伯勞
過眼線白鶺鴒
白面白鶺鴒
八 哥
白 腹 鶇
黑 鶇
白腹秧雞非常機警,一點風吹草動就藏得無影無蹤
絲 光 掠 鳥
樹鹨 在枯黃的草地裡保護色特優,很難看出其所在
灰 頭 鷦 鶯
珠 頸 斑 鳩
綠繡眼 吸食羊蹄甲花蜜
短 翅 樹 鶯
褐 翅 鴉 鵑
麻 雀 到處都是
藍尾鴝母鳥 ↓(感謝格友小六飛羽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