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怪物?
拍紅藜麥結穗
突然從細碎紅果裡爬出一隻蟲子
正對著肩上兩個黃斑看
簡直就像兩個黃色大鳳眼
查對資料,原來是"輝椿象"
(一種食植性的椿象)
外星怪物?
拍紅藜麥結穗
突然從細碎紅果裡爬出一隻蟲子
正對著肩上兩個黃斑看
簡直就像兩個黃色大鳳眼
查對資料,原來是"輝椿象"
(一種食植性的椿象)
葉面蛇影 -- 潛葉蟲
白匏子葉面蛇影現蹤
其實這是潛葉蟲成長的軌跡
潛葉蟲媽媽產卵在葉面
孵化後,幼蟲咬破葉面潛入葉片裡
小蟲在葉內潛行
一面吃後面則一面排泄
形成成長的軌跡
蟲子越吃越長越大
軌跡就越來越粗,最後化蛹
成蟲羽化咬破葉面飛走
潛葉蟲又叫畫圖蟲
見青就吃的豆芫青
常成群出現在豆科植物上而得名
野外常常見到豆芫青在蕨類、豆科植物上集體肯食
將植物肯得一乾二淨
豆芫青不會攻擊人,可是受騷擾、捕捉時
會從足關節處分泌含劇毒的「芫青素」體液
人體一接觸,會起水泡、發炎潰爛
若食入可能致命
所以還稱作「紅頭師公」(台語)
奇妙的草蛉卵
大自然無奇不有
石壁寮溪木棧道發現三簇草蛉卵
隔天特地揹微距鏡和腳架去拍攝
因為實在太小對焦時眼睛會脫窗
草蛉幼蟲很兇悍
見蟲吃蟲,見卵吃卵
所以草蛉祖先就演化成這種好像以鋼絲撐起的卵
這樣的高架卵
可避免被先孵化的草蛉幼蟲兄姊殘害
也能預防被螞蟻抱走
蟻窩如煙囪
趴在地上為哪樁?
雨後天青,公園地上的蟻窩形狀竟然像煙囪
看著螞蟻忙著從洞裡扛著沙石出來堆在洞口
就這樣越疊越高
是防雨水淹入洞中嗎?
平腹小蜂的卵卡
在社區公園裡看到台灣欒樹上掛了一些新奇的東西
趕緊拿長鏡頭仔細瞧個究竟
喔!原來是公園管理單位使用"生物防治法"來抑制荔枝椿象
掛的這些卡是:平腹小蜂的卵卡
近幾年公園裡的台灣欒樹被荔枝椿象危害嚴重
平腹小蜂是一種寄生蜂
會產卵在荔枝椿象的卵中使其無法孵化
如此利用小蜂來抑制牠繁殖
不必噴灑化學藥劑汙染環境也不會傷害人體。
真是太好的方法了!
不過也看到螞蟻,是否想把卵搬回窩裡呢?
紅姬緣椿象交配
春光多美好
4月春來了
儘管新冠疫情嚴峻
大自然仍然不停歇地運轉
台灣欒樹下群聚的紅姬緣椿象有的已成蟲
把握春暖季節找到好對象交配
為繁殖下一代努力
懸繭蜂的流星錘
幾個”流星錘”從高高的樹枝用細絲垂掛下來
在風裡飄盪
這是懸繭姬蜂的繭,每個尖凸會羽化出一隻蜂
走在步道,遇上這些小而奇妙的東西
總是吸引著我不停按快門
路過的遊客總是好奇的東看西看
也看不出我到底在拍甚麼
白痣珈蟌的婚禮
朗朗秋日,不少蜻蜓、豆娘在水域活動
運氣真好,碰上豆娘(白痣珈蟌)正在結婚
連結出一個完美的心心相印
看著都有幸福的甜蜜感
而且一結完婚
母珈蟌就把肚子伸入水中產卵
公珈蟌也沒閒著…
跟在一旁監視呢!
相互扶持的黑棘蟻
兩隻黑棘蟻來來回回拖拉著
仔細觀看
後面的蟻緊緊咬著前面蟻的一隻腳
被前面蟻拉著來來回回不知道往哪兒
是後面的蟻受傷無法自己走路
前面的蟻要帶牠回家嗎?
六刺素獵椿象的鬥雞眼
我愛用各種角度來拍昆蟲照
尤其是臉譜,常常有逗趣的笑點
讓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不少樂趣
春來日暖蟲先知
春日野外行走,已感受到大地復甦的景象
蟲寶寶無能抵抗天敵,但是牠也要想方設法來自衛
這隻蛾幼蟲竟模擬「眼鏡蛇」姿態
是要嚇我這個「大敵人」嗎?
每次遇見 六刺素獵椿若蟲
其禪定靜坐優雅的姿態總是讓人讚嘆
外界干擾與我何干?
我只要悠哉悠哉享受 "蟲生" 等著羽化
影子遊戲
早晨,亮麗的陽光普照
刺副黛緣椿象若蟲
一直甩不掉身旁那巨大的黑色怪物
前轉後轉,怎麼都還是跟在旁邊?
呼!終於不見了,總算鬆了一口氣
蟬鳴不停為哪樁?
夏天,是牠的舞台
長久蟄居土裡黑暗中
一旦重見光明
竟聲嘶力竭展現
又是為哪樁?
蟬蛻與草環
魚躍龍門,就變成龍飛天而去
蟬越草環,會羽化成仙而去嗎?
目標已在望,加油,加油啊!
午睡中~~非誠勿擾
土城石壁寮溪木棧道,陽光正熾
大地萬物曝曬在酷暑中
一隻"銅翼眥木蜂-雄蜂"
只用第一對腳抱著鐵絲
動也不動懸空掛在鐵絲網上
我看了很久,牠是死了嗎?
牠的腹部一伸一縮有規律的在呼吸
是活著的呀!
原來太熱牠正在睡午覺
兩個小時後
當我下山回頭特地再去關心
牠仍然不動如山
午覺睡得可真久!
大盾背椿象
一大早,大盾背椿象笑臉迎人
朗朗秋陽照耀大地
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食蚜蠅
爬呀爬!總算讓我爬了上來
怎麼有個框框老是對著我的臉
還不停發出"滴、滴"的聲音?
原來已經上鏡頭
成為最佳模特兒囉!
桐花公園駐站時
一隻食蚜蠅在周遭活動久久不去
特為其留下了紀錄
各自雄霸一方
看到了幾隻蜻蜓?
各據地盤高處,唯我獨尊
蜻蜓有領域性,且愛佔高處,雄霸一方
受到干擾,短暫飛離會再回來原處
所以拍攝蜻蜓相對其他昆蟲
是比較容易捕捉影像
大太陽下只要多一點耐心
(那天下午回來曬紅的雙臂奇癢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