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春陽遍灑浮洲河濱公園


草地一片耀眼清新,充滿生機


幾隻黃鶺鴒輕盈跳躍草地上


自在地啄食


偶爾停歇時尾部就不停上下抖動


非常活潑可愛


取出鏡頭慢慢靠近,牠們也慢慢跳遠


總是與人保持一段安全距離


大太陽下追累了,靠在樹下稍事休息


牠們反而慢慢跳近過來


約半小時後,已在我身旁行走自如


無視於我的存在


有時搔首弄姿,興致來還高歌一曲


讓我取鏡自如


清明節上午,與黃鶺鴒美好的邂逅


讓我回家一路笑開懷


 


 



黃鶺鴒很怕人,總是與人保持一段安全距離


站在遠處觀望








 



頭部眼睛上面有較寬大的黃色眉線


才被稱作黃眉黃鶺鴒







 


當我蹲在樹下休息時


牠們反而無視我的存在 慢慢靠了近來






 


竟然在我面前搔首弄姿






 


興致來還高歌一曲





 


黃鶺鴒:


灰鶺鴒和黃鶺鴒的區分較難(我就曾經弄錯,經格友黃頭鷺指點才初略知道),尤其牠們在台灣度冬期間,羽色不如繁殖季時鮮艷易辨。冬天時易混淆,因灰鶺鴒是黃色,黃鶺鴒卻是灰色。


黃鶺鴒背部的體色主要是灰褐色,胸部及腹部大部份為淡黃色,但在非繁殖季就變為污白色。嘴、腳顏色為黑色,偏愛田地、草地。灰鶺鴒偏愛溪流。


台灣記錄過的黃鶺鴒,依繁殖地區及羽色分三個不同亞種,都是依頭部特徵命名。


1)黃眉黃鶺鴒:頭部眼睛上面是較寬大黃色眉線


2)白眉黃鶺鴒:頭部眼睛上面有一條細白色眉線


以上兩個亞種都是普遍的種類


3)藍頭黃鶺鴒:頭上沒有眉線,卻有一大半是藍灰色,台灣發現的記錄很少。


停棲時尾部會上下不停抖動,飛行呈大波浪狀,叫聲為「唧、唧」


以昆蟲為主食。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98.03.16桐花公園駐站解說活動


春天後母臉──說變就變、陰晴不定,昨天還冷風颼颼、陰雨綿綿,今天已開始放晴,越近中午,天氣越晴朗。八點半到桐花公園集合,尚未準備就緒,已有不少遊客聚集在活動地點,並對協會準備吊掛的照片產生很大興趣,夥伴們趕緊加快速度,同心協力整理照片吊掛起來,開始本年度第一次的駐站解說活動。


                              3月駐站主題:花事知多少?


看來稀鬆平常的話題,想深入去了解,卻是學問大得很,還好研習時斑蝶阿姨費了許多心力為大家講解有關花的各方面知識,多少吸收一些心得,今天正可派上用場了。


整個上午,遊客絡繹不絕,夥伴也忙得不可開交解說不停,從向日葵的花序是由很多小花聚成,又分成舌瓣花和管狀花兩種,非洲鳳仙花紅色的雄花期、綠色的雌花期,長長的花距只有吸管狀口器的昆蟲才吸得到花蜜,並成為媒人婆替花傳播花粉,到油桐的雌雄異花,雄花整朵掉落地面,而雌花則一片片花瓣掉落,有些花由於花朵太小不明顯,於是由花萼或葉片演進瓣化成不孕花,目標明顯容易吸引昆蟲來幫助它授粉,如華八仙、九重葛、聖誕紅等。


除了定點解說外,在十點,十一點兩個時段另安排小組帶隊繞桐花公園內導覽解說的服務,有興趣的遊客都歡迎參加。


中午時分,他組路段觀察的夥伴們來到桐花公園會合,對於花的解說也提出許多問題和見解,在相當熱鬧的氣氛下,圓滿完成了今天的任務。


                                                 (此次活動圖文由陳櫻鸞負責)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今天很認真仔細觀看園圃裡的菜


簡直嚇了一跳


天啊!高麗菜不只被吃成千瘡百孔


根本就無法長大結球


白蘿蔔葉片因被吃地下蘿蔔也長不大


全都種給蟲吃了



先生直說明年不想再種


實在鬥不過紋白蝶台灣紋白蝶


舉白旗投降囉!



 



 


白蘿蔔葉片上青綠色的紋白蝶幼蟲


保護色超級好,若不睜大眼睛看常被疏忽


 


蝶媽媽在油菜花上產卵


 


紋白蝶和台灣紋白蝶難以區分


都是彈頭形表面有縱稜,單枚產於寄主植物上



 


紋白蝶和台灣紋白蝶幼蟲就是俗稱的菜蟲


紋白蝶體色黃綠,布滿不明顯白色短細毛


體側有一條縱走的黃色細斷線


台灣紋白蝶體色較深綠,也有白色細短毛


除體側黃色細斷線,體背有一條明顯黃色中線


 


兩種紋白蝶幼蟲化蛹前多選擇離開寄主植物


(所以蛹幾乎是在園圃隔板上找到)


兩種紋白蝶都因附著位置有綠色蛹和褐色蛹兩型


台灣紋白蝶蛹身近中央處有一對黑色尖銳刺突,可作辨識特徵


 


紋白蝶雄蝶表面白色底


上翅頂端有大黑斑,中央有枚黑斑


下翅前緣只有一枚黑點,其餘全白   (下圖)




紋白蝶雌蝶上翅有二枚黑斑且斑塊比雄蝶大


上翅表面基半部因有黑色鱗片而帶黑褐色  (下圖)





 


台灣紋白蝶展翅黑斑較紋白蝶發達


雄蝶下翅表下緣有一排小黑點


 


台灣紋白蝶雌蝶黑斑更發達


上翅有二個大黑斑


下翅下緣黑斑更大更多


 


新綠的草葉襯托下,紋白蝶看來多麼的美麗


由腹面來區分是紋白蝶或台灣紋白蝶實在有困難


在此只好請教蝴蝶高手的指點了



 



 


                                   經查徐堉峰教授編著的台灣蝶圖鑑記錄:


                                     紋白蝶和台灣紋白蝶均是台灣地區菜園常客


                                     紋白蝶傾向取食栽培種十字花科蔬菜,台灣紋白蝶則較偏好野生十字花科野草


                                     所以在沒有菜園處,比較常見到台灣紋白蝶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早春的菜園


幾株白蘿蔔和高麗菜


還來不及長大


就被紋白蝶寶寶吃得千瘡百孔


陽光燦爛的上午


先生忙著抓菜蟲


我卻忙著為飛舞的群蝶搶鏡頭


真是不知人間疾苦


 



 


紋白蝶在白蘿蔔上表演雙蝶舞




 


其中也混雜著台灣紋白蝶一起飛舞


 


旁邊草葉間也是蝶影紛飛




 



終於得到美蝶青睞,入洞房囉!


(牠們是好事,對我們來說卻是壞事啊!)












紋白蝶是都市、墾地及郊野常見的蝶種。


一年四季可見,尤其在冬季農田休耕的油菜花田或早春的菜園周遭,可見成千上百的紋白蝶群舞景象。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地春回,處處生機盎然


油桐枝椏冒出新綠嫩芽


見了總是滿心歡喜


期待一樹桐花開


樹下落英似雪的熱鬧


 


遠遠飛過來一對紅嘴黑鵯


停棲油桐尚未繁茂的枝椏上


彼此間「喵~~~~」互喚不歇


是愛的軟語呢噥


使這充滿生命力的季節


更增添無限的溫馨


 





 


更靠近一點,才好情話綿綿


 


尖長的嘴和雙腳紅得真亮眼




 


我要到更好玩的地方,妳要快點跟過來唷!


 


妳專心吃吧,我來幫妳把關(雄鳥的動作真體貼喲!)


 


雌鳥專心一意的吃起姑婆芋的果實


 


趕流行梳起龐克頭,真是帥呆了!


 


紅嘴黑鵯


特徵:嘴和腳鮮紅色,全身羽色為黑色,頭髮有法冠。


          常發出像貓叫「喵~~~~」或「小氣鬼、小氣鬼」的叫聲。


 喜棲息於疏林環境處,以果實,花蜜及昆蟲為食。


棲地:平地至低海拔地區的山坡地及林緣地帶。


 


(參考:台北市野鳥學會:台灣常見100種鳥類     台北縣政府:飛羽婆娑)



 


青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