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春陽遍灑浮洲河濱公園
草地一片耀眼清新,充滿生機
幾隻黃鶺鴒輕盈跳躍草地上
自在地啄食
偶爾停歇時尾部就不停上下抖動
非常活潑可愛
取出鏡頭慢慢靠近,牠們也慢慢跳遠
總是與人保持一段安全距離
大太陽下追累了,靠在樹下稍事休息
牠們反而慢慢跳近過來
約半小時後,已在我身旁行走自如
無視於我的存在
有時搔首弄姿,興致來還高歌一曲
讓我取鏡自如
清明節上午,與黃鶺鴒美好的邂逅
讓我回家一路笑開懷
黃鶺鴒很怕人,總是與人保持一段安全距離
站在遠處觀望
頭部眼睛上面有較寬大的黃色眉線
才被稱作黃眉黃鶺鴒
當我蹲在樹下休息時
牠們反而無視我的存在 慢慢靠了近來
竟然在我面前搔首弄姿
興致來還高歌一曲
黃鶺鴒:
灰鶺鴒和黃鶺鴒的區分較難(我就曾經弄錯,經格友黃頭鷺指點才初略知道),尤其牠們在台灣度冬期間,羽色不如繁殖季時鮮艷易辨。冬天時易混淆,因灰鶺鴒是黃色,黃鶺鴒卻是灰色。
黃鶺鴒背部的體色主要是灰褐色,胸部及腹部大部份為淡黃色,但在非繁殖季就變為污白色。嘴、腳顏色為黑色,偏愛田地、草地。灰鶺鴒偏愛溪流。
台灣記錄過的黃鶺鴒,依繁殖地區及羽色分三個不同亞種,都是依頭部特徵命名。
(1)黃眉黃鶺鴒:頭部眼睛上面是較寬大黃色眉線
(2)白眉黃鶺鴒:頭部眼睛上面有一條細白色眉線
以上兩個亞種都是普遍的種類
(3)藍頭黃鶺鴒:頭上沒有眉線,卻有一大半是藍灰色,台灣發現的記錄很少。
停棲時尾部會上下不停抖動,飛行呈大波浪狀,叫聲為「唧、唧」
以昆蟲為主食。